2019年12月20日上午9:30,best365出版研究院院长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、中国出版集团前总裁聂震宁教授在我院211会议室为同学们举办了一场题为《编辑出版人的情怀、素养和能力》的讲座。
讲座由best365出版研究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杨海平教授主持,参加本次讲座的有best365出版专业各年级的硕士研究生。
聂教授从各行各业的情怀谈起,科学家要有科学情怀、艺术家要有艺术情怀、作家要有文学情怀、教师要有教人情怀、军人要有爱过情怀、领导干部要有人民大众情怀,因此编辑出版人要有出版情怀。出版情怀的基本点是爱书,爱好书,追求点是多出好书。聂教授讲述了张元济、陆费逵、邹韬奋、叶圣陶、周振甫、龙世辉、徐诚、钟叔河等一批优秀的编辑出版人的工作经历,指出优秀的编辑出版人应具有强烈的昌明教育、开启民智、服务大众、培育新人的情怀。出版情怀在政治上的表述是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,增强文化自信,以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。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很重视出版工作,先后建立了人民出版社、解放社、大众读物社等一批出版发行机构,创办了《向导》、《新中华报》、《共产党人》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其他革命书籍。一直到现在,共产党人一直牢记出版使命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。聂院长以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做总结,阐述了编辑出版人服务社会、传承文化、启发后世的情怀和担当。
接着,聂教授指出一个好的编辑出版人还应该具备政治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文史素养、艺术素养、商业素养、新技术素养。聂院长讲述了开明书店创始人章锡琛的工匠精神,因为“严谨的编辑作风和与作者的密切关系”,开明书店在存续的27年时间里,仅仅出版了1500余种图书,数量虽少,质量却非常高,学者们都赞叹“几乎找不到一本不够格的书来”。另外,聂教授还介绍了鲁迅、王云五、周振甫、马静等优秀编辑出版人的工匠精神,指出编辑出版人良好的素养来自于深厚的出版情怀、充沛的职业热情、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强烈的创新精神、务实的工作态度、广泛的学习兴趣。
聂教授用四个字——得心应手来总结编辑出版人最根本的能力要求,得心是说确定正确的出版目标,做正确的事,应手是说需要正确地做事,具体来说就是把握内容、突出重点、精于制作、善于推广。聂教授介绍了首届韬奋奖获得者王仰晨、第八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刘硕良的相关事迹,重点讲述了龙世辉担任责任编辑出版《林海雪原》、《芙蓉镇》、《将军吟》的过程,指出编辑出版人对于作品要能够“沙里淘金、慧眼识珠、独具慧眼、匠心独运、点铁成金”。接着,在编辑和作者合作方面,聂院长以《白鹿原》第一责任编辑何启超、资助罗家伦求学的张元济、董秀玉争取杨绛先生的《我们仨》、帕金斯和菲兹杰拉德合作的经历为例,提出编辑和作者的合作需要做到诚恳、信用、恒久和专业。在选题方面,聂教授指出图书编辑做选题,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组织选题。而要做好以上工作,编辑出版人需要具备过硬的基本功,出版业中各个岗位都有各自需要掌握的基本功。编辑、校对、装帧、印刷、推广、销售、版贸、数媒、财务、管理等,无一不需要良好的专业水准,而良好的专业水准无一不需要练好基本功。读者也是出版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,因此编辑出版人要做好读者服务,“竭诚为读者服务”是所有进步出版发行机构的光荣传统,也是出版工作的立身之本。另外,编辑出版人还需要竭诚为全民阅读做贡献,社会阅读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,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,做好全民阅读推广,直接受益的将会是广大读者和图书出版业。得心应手是编辑出版人最根本的能力要求,聂教授提出编辑出版人应该从选择能力、完善能力、创造能力、制造能力、传播能力、领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。
新时代新形势下,我国出版业面临重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,聂教授指出编辑出版人应具备良好的出版情怀、合格的素养和过硬的能力,出色履行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有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和责任。
最后,同学们从出版情怀与现实就业矛盾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出版社、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、如何将读者需求更好地转达给作者、现阶段应该做的事情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,聂教授从自身经验出发,一一进行了解答。
(图:白雪、崔羽洁;文:张冰越)